焦虑症患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䓬类药物、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临床需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配合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措施。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来改善焦虑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氟西汀胶囊等,可能出现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
2、苯二氮䓬类药物
此类药物能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快速缓解急性焦虑症状。临床常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地西泮片等,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
3、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双重作用机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对伴有躯体症状的焦虑效果显著。代表药物有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对于焦虑症状明显的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米氮平片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或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悸等躯体症状。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手段。药物调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突然停药引发戒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