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血不足如何调理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血不足的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生活习惯调整、针灸推拿以及情志调摄等,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干预。肝血不足可能与长期熬夜、过度用眼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表现为头晕、目眩、月经量少等症状。

1、饮食调理

日常可适量摄入补益肝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猪肝、黑芝麻等。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这些食材能辅助滋养肝阴、补充气血。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耗伤阴血。

2、中药调理

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方剂,或单味中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这些药物通过补血养肝、调理冲任发挥作用,需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3、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子时(23:00-1:00)前入睡,因中医认为此时段肝经当令,有利于肝血再生。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血。

4、针灸推拿

可选择肝俞、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或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肝脏功能,改善眼睛干涩、肢体麻木等血虚症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情志调摄

保持情绪平和,避免长期焦虑或抑郁。中医强调“怒伤肝”,过度情绪波动易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气血生成和输布,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疏解压力。

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每用眼1小时休息10分钟,可配合眼周穴位按摩。若伴随面色苍白、指甲脆裂等严重血虚表现,建议及时就诊排查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调理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诊,根据体质变化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