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治疗耳鸣耳聋的穴位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治疗耳鸣耳聋的穴位通常包括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太溪穴等。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与耳部气血运行、脏腑功能调节密切相关,适当刺激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1、耳门穴

位于耳屏上切迹前方,张口时呈现凹陷处。此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刺激耳门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耳鸣、耳闷等症状。日常可用指腹轻柔按压,每次3-5分钟。

2、听宫穴

在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张口取穴效果更明显。该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中医认为肝胆火旺可能引发耳聋,针灸此穴可清泻肝胆之火,改善耳部血液循环。

3、听会穴

位于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处。作为足少阳胆经要穴,刺激听会穴能调节胆经气血,对突发性耳聋、耳鸣伴有头晕目眩者效果较显著。临床常配合电针疗法增强刺激。

4、翳风穴

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此穴具有祛风通络作用,适用于风邪侵袭引起的耳鸣耳聋,尤其对伴有颈部僵痛的患者,可通过艾灸或穴位注射进行治疗。

5、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作为肾经原穴,刺激太溪穴能补肾益精,改善肾虚型耳鸣耳聋,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劳累者。可每日早晚用拇指点揉,配合涌泉穴效果更佳。

进行穴位治疗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避免自行过度刺激。耳鸣耳聋可能与听力损伤、内耳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相关,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进行纯音测听、耳镜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