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QRS波形态正常以及P波异常或缺失。这类心律失常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等因素诱发,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心率增快
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率通常为150-250次/分,节律规则且持续发作。相较于窦性心动过速,其心率波动范围较小,发作时房室交界区异位起搏点高频发放冲动,导致心室率显著加快。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见突发突止的特征,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QRS波形态正常
由于心室激动仍沿正常传导系统进行,QRS波时限多小于0.12秒,形态与窦性心律时基本一致。但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可能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此时需与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诊断。
3、P波异常或缺失
约60%的病例出现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后(RP间期小于0.12秒),或在QRS波群中完全消失。这是因为心房和心室几乎同时被激动,导致P波与QRS波重叠。部分病例可见房室分离现象,表现为独立的心房电活动与心室率不匹配。
若心电图检查发现上述特征,建议及时进行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确诊后应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行射频消融术。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