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腿穴位分布及其功效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小腿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一般包括足三里、阳陵泉、承山、三阴交、悬钟等,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调理脏腑、舒筋活络等功效和作用。

1、足三里

位于膝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此穴属足阳明胃经,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同时可增强免疫力,促进气血生化,对体虚乏力有一定改善作用。

2、阳陵泉

位于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作为胆经合穴,具有疏肝利胆、缓解胁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胆囊炎引起的疼痛,还可舒筋活络,改善下肢麻木、膝关节屈伸不利等问题。

3、承山

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凹陷处。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缓解小腿痉挛、坐骨神经痛,对运动后肌肉酸痛有舒缓作用,通过刺激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减轻水肿症状。

4、三阴交

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为脾、肝、肾三经交汇处,可调和气血、健脾祛湿,常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兼有改善失眠、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5、悬钟

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属足少阳胆经,具有强筋健骨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颈项僵硬、落枕及下肢痿痹,配合其他穴位可增强舒筋通络效果。

小腿穴位需由专业中医师通过针刺或艾灸操作,不可自行盲目刺激。若存在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穴位治疗与规范诊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