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导致的语言障碍,通常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以及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六种类型。具体表现因损伤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1、运动性失语
主要由布罗卡区损伤引起,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受损,表现为说话费力、语句简短且语法错误,但理解能力相对正常。例如患者可能只能说出“水……喝”等短语,无法完整表达“我想喝水”。
2、感觉性失语
常见于韦尼克区病变,患者语言理解能力丧失,虽然能流畅说话但内容混乱且缺乏意义。典型特征为答非所问,如询问“今天天气如何”,可能回答“苹果火车跑步”等无逻辑语句。
3、传导性失语
因弓状束神经纤维受损所致,主要表现为复述能力显著下降。患者可正常对话和理解语言,但无法准确重复他人话语,常出现语音替代错误,如将“香蕉”复述为“香猫”。
4、命名性失语
涉及颞叶或顶叶交界区损伤,患者丧失物品命名能力,但可通过描述功能替代。如无法说出“钢笔”,但会表述为“写字的,有墨水的”。
5、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病灶位于布罗卡区前方,患者自发语言减少,但保留复述能力。常见于脑卒中后,表现为对话时应答迟缓,但可完整复述长句子。
6、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损伤位置在韦尼克区周围,患者语言理解障碍但复述能力保留。可能机械性重复他人话语而不解其意,如重复医生指令却不执行。
若出现语言功能异常,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头颅CT、MRI等检查明确病因。确诊后需在言语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包括听理解练习、口语表达训练及交流策略学习。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语言功能,治疗过程中家属应保持耐心,积极配合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