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烧药的选择需根据年龄、症状及个体差异决定,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需注意避免自行联合用药或超剂量使用。
1、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及儿童。其退热效果温和,持续时间约4-6小时,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但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常见剂型为口服混悬液,需按体重精确给药。
2、布洛芬混悬液
作为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对于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效果较好。需注意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随餐服用。肾功能不全患儿禁用,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给药间隔需保持6-8小时。体温超过39.1℃时使用效果更显著。
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该中成药含柴胡、桂枝等成分,适用于风热外感引起的低热(38.5℃以下),需辨证使用。作为辅助退热手段,可与物理降温联合使用。需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服用3天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就诊。不适用于急症高热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
儿童发热期间需保持适宜室温(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日补充500-800ml水分。腋温超过38.5℃时开始药物干预,但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热应立即就医。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抽搐、持续哭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急诊就诊。所有退热药物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与复方感冒药同时服用以避免药物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