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与胃镜是两种不同的消化道检查手段,主要区别体现在检查方式、适用场景及功能等方面。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与超声技术,而胃镜主要用于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的病变。
1、检查方式不同
胃镜通过前端的光学镜头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层,可发现溃疡、息肉等表浅病变。超声内镜则在镜头前端安装微型超声探头,既能观察黏膜,又能通过超声波扫描消化道壁各层次结构及周围器官。
2、适用场景不同
胃镜适用于常规消化道疾病筛查,如胃炎、胃溃疡或早期胃癌的诊断。超声内镜常用于评估黏膜下肿物性质、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或检查胰腺、胆管等周围器官病变,如胰腺囊肿、胆总管结石的定位。
3、功能差异
胃镜可进行活检取样、止血或息肉切除等治疗操作。超声内镜除诊断功能外,还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获取深层组织标本,或辅助实施内镜下介入治疗,如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
检查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若出现吞咽困难、上腹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两种检查均需空腹准备,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禁水,术后需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