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损害、骨骼病变、心血管梅毒以及神经梅毒等,多发生在感染后2年以上。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多个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
1、皮肤黏膜损害
主要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结节性梅毒疹常见于四肢、躯干,呈铜红色小结节,可排列成环状或弧形,表面可有鳞屑。树胶肿是三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好发于小腿、头面部,初起为皮下深在结节,逐渐增大并与皮肤粘连,形成溃疡,分泌黏稠胶样物质,愈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2、骨骼病变
可累及骨膜、骨质及骨髓,表现为骨膜炎、骨炎、骨髓炎等。常见于长骨如胫骨,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夜间加重,可能伴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膜增生、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
3、心血管梅毒
多发生于感染后10-30年,以主动脉炎最常见。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狭窄、主动脉瘤等。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主动脉瘤破裂时可突发剧烈胸痛甚至猝死。
4、神经梅毒
包括脑膜血管型、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脑膜血管型表现为头痛、恶心、颈项强直;脊髓痨以闪电样疼痛、共济失调、排尿困难为特征;麻痹性痴呆则出现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及进行性痴呆。
若确诊为三期梅毒,应立即接受规范治疗。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需按照医生建议完成足疗程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密切监测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查,治疗期间禁止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