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S1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需严格遵医嘱进行。
1、保守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2-3天,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搬重物等动作。可通过佩戴腰围保护腰椎,配合适度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平板支撑、小燕飞等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通常建议每日锻炼2-3组,每组10-15次。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或依托考昔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乙哌立松片等肌肉松弛剂。伴有神经根水肿者可短期应用甘露醇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脱水治疗。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建议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10-14天。腰椎牵引治疗需控制重量在体重的1/3-1/2范围,每次20-30分钟。体外冲击波治疗通常每周2次,4-6次为1疗程,能有效缓解软组织疼痛。
4、微创介入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切口仅7-8mm,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射频消融术适用于纤维环未完全破裂的患者,通过42℃低温等离子消融减少髓核体积。
5、手术治疗
当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需行开放手术如椎板切除减压术,必要时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近年来通道辅助下的MIS-TLIF技术可将手术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住院时间缩短至5-7天。
患者应避免自行推拿或暴力扭转腰部,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建议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垫。若出现下肢肌力减退、鞍区麻木或二便功能障碍等警示症状,应立即至脊柱外科就诊,通过MRI等检查明确神经受压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