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儿灌肠的正确操作方法是什么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灌肠的正确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准备阶段、体位选择、操作实施等步骤,需注意动作轻柔以避免损伤肠道。具体操作需由医护人员进行,若家长操作不熟练或患儿不配合,建议及时就医。

1、准备阶段

准备所需物品如灌肠器、润滑剂(如石蜡油)、生理盐水或遵医嘱的药液,以及干净的垫巾。保持环境温暖,安抚患儿情绪以减少哭闹。根据医嘱确定灌肠液温度(通常为37-40℃),并核对药物剂量及浓度。

2、体位选择

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贴近腹部,臀部垫高约10cm。对于无法配合的婴幼儿,可采用仰卧位并抬高双腿。体位需稳定且便于操作,同时用软垫保护患儿关节皮肤。

3、操作实施

润滑肛管前端5-8cm,缓慢旋转插入肛门2-4cm(婴幼儿)或5-7.5cm(年长儿)。固定肛管后以40-60cm高度缓慢注入液体,全程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腹痛、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4、观察反应

灌入后协助患儿保持体位5-10分钟,年幼患儿可轻柔按摩腹部促进液体保留。密切观察排便情况,记录液体排出量、性状及有无血性分泌物。早产儿或体弱患儿需特别注意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5、结束处理

缓慢拔出肛管后用温水清洁肛周,检查局部有无红肿破损。安抚患儿情绪,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床单。医疗废弃物需按规范处理,重复使用的器械应严格消毒。

该操作存在肠穿孔、电解质紊乱等风险,不建议家长自行实施。如患儿出现持续哭闹、腹胀加重或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停止灌肠并急诊处理。日常预防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