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粉瘤是如何形成的

刘琴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粉瘤在医学上称为皮脂腺囊肿,通常由皮脂腺导管阻塞、分泌物积聚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若长期存在或反复发炎,需及时就医处理。

1、皮脂腺导管阻塞

皮脂腺导管因皮肤损伤、毛囊炎或角质层增厚等因素发生阻塞,导致皮脂无法正常排出。皮脂逐渐堆积在导管内,形成囊性结构。患者可能伴有局部红肿或压痛,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分泌物积聚

阻塞的导管内不断积聚皮脂和角质细胞,形成半固体或膏状内容物。随着时间推移,囊壁逐渐增厚形成完整包膜。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局部卫生习惯不良有关,必要时需通过切开引流术或囊肿摘除术进行治疗。

3、细菌感染

当囊肿内容物继发细菌感染时,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可能引发化脓性改变。此时需及时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控制感染,严重时需配合口服抗生素。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或抓挠囊肿部位。若发现囊肿体积增大、频繁发炎或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到正规医院普外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挑破囊肿以免加重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