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化学物质,长期或高浓度接触可能对健康造成多方面影响。其主要危害包括刺激作用、致敏作用、致癌风险、呼吸系统损害以及神经系统影响,日常需注意防护以减少暴露。
1、刺激作用
甲醛具有强烈刺激性,可直接损伤皮肤、眼睛及呼吸道黏膜。接触后可能引发眼结膜充血、流泪、咽喉疼痛等症状,部分人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或皮炎。
2、致敏作用
甲醛作为半抗原可与人体蛋白结合引发过敏反应。敏感人群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喘息等症状。
3、致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甲醛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暴露可能增加鼻咽癌、白血病等疾病风险,特别是职业暴露人群需要加强防护措施。
4、呼吸系统损害
甲醛可破坏呼吸道纤毛功能,降低局部免疫力。持续吸入会导致慢性咽炎、支气管炎,严重时可引发肺功能下降,出现持续性咳嗽、胸闷等表现。
5、神经系统影响
甲醛可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孕妇接触还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室内通风,新装修房屋需充分晾晒并进行专业检测。选择环保建材,使用活性炭或空气净化设备帮助清除甲醛。若出现持续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呼吸科或职业病科就诊,进行尿液中甲酸含量检测等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