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证是中医术语,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邪气侵犯少阳经所表现的证候,属于六经病证之一。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既非完全在表,也非完全在里,常见于外感病的中期阶段。
少阳证多因正气不足,外邪由太阳经传入少阳,或体内伏邪郁而化热所致。其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思饮食等。这些症状与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导致胆火上炎、气机郁滞有关。治疗常采用和解少阳法,代表方剂如小柴胡汤,中成药可选择小柴胡颗粒、柴胡舒肝丸等。若伴有水饮内停,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出现疑似少阳证症状时,建议及时至中医科就诊。日常需注意避风寒,保持情绪舒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不可自行盲目服用中成药,以免药不对症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