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通常表现为规律的波形和间期,各波段参数符合标准范围,没有异常偏移或节律紊乱。其主要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组成部分,以及PR间期、QT间期等时间参数,共同反映心脏电活动的正常状态。
1、P波
P波代表心房除极,正常形态圆钝,时间一般小于0.12秒,幅度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若P波形态或时限异常,可能提示心房扩大或传导问题。
2、QRS波群
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正常时限为0.06~0.10秒,形态在多数导联呈直立或双向。胸导联R波从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V1导联R/S比例应小于1,V5导联R波振幅通常不超过2.5mV。
3、T波
T波代表心室复极,方向多与QRS主波一致,振幅在胸导联可高达1.5mV,但不应超过同导联R波的2/3。正常T波上升支平缓,下降支较陡,形态不对称。
4、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时间为PR间期,正常范围为0.12~0.20秒。PR间期缩短可能提示预激综合征,延长则可能为房室传导阻滞。
5、QT间期
反映心室除极和复极总时间,正常值随心率变化需校正(QTc),通常男性小于440毫秒,女性小于460毫秒。QT间期延长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若心电图检查发现波形异常或间期偏离标准范围,建议携带报告至心血管专科复诊。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能影响心电活动的因素,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