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维生素K1有何医疗作用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维生素K1在医疗领域主要用于止血、预防出血性疾病、对抗抗凝药物过量、治疗慢性肝病相关出血以及改善维生素K缺乏症。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其作用机制与凝血因子合成密切相关,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1、止血

维生素K1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必要辅因子。这些凝血因子在凝血级联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能有效促进血液凝固,临床常用于手术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出血状况的辅助治疗。

2、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建立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出生后肌注维生素K1可预防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障碍引发的颅内出血、脐带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是全球通行的新生儿护理常规。

3、对抗抗凝药物过量

对于华法林等香豆素类抗凝剂过量导致的出血,维生素K1可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恢复凝血因子活性。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起效时间约1-2小时,能有效逆转抗凝效应。

4、治疗慢性肝病相关出血

肝硬化等肝病患者因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补充维生素K1可部分改善凝血酶原时间。但严重肝细胞损伤时可能疗效有限,需结合血浆输注等综合治疗。

5、改善维生素K缺乏症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慢性腹泻、胆道梗阻等患者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表现为皮下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通过口服或注射补充维生素K1,可快速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使用维生素K1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与消胆胺同服会降低吸收率。注射液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出汗等过敏反应,建议避光保存避免分解失效。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制定,不建议自行补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