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操作流程一般包括动脉采血、样本处理、检测分析以及结果解读等步骤,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规范操作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1、动脉采血
选择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点,使用专用采血器。操作前需进行艾伦试验评估侧支循环,消毒皮肤后垂直进针,见回血后采集1-2ml动脉血,拔针后立即用无菌棉签按压5-10分钟防止血肿。
2、样本处理
采血后需排出针头内气泡,将样本密封在含肝素抗凝剂的专用采血管中,避免接触空气影响检测结果。样本需在15分钟内送检,若无法立即检测需置于0-4℃冰盒保存,但不得超过2小时。
3、检测分析
使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仪器会自动检测样本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等核心指标,并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剩余碱等衍生参数,整个过程约3-5分钟完成。
4、结果解读
需结合患者体温、吸氧浓度、血红蛋白值进行校正,综合评估酸碱平衡状态、呼吸功能及电解质情况。例如pH小于7.35提示酸血症,PaCO₂大于45mmHg反映呼吸性酸中毒,HCO₃⁻小于22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该检测需严格无菌操作,采血前需确认患者处于静息状态。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者需延长按压时间,送检延误可能导致红细胞代谢改变影响结果准确性。检测结果需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