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痛通常可采用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具体需根据病因遵医嘱选择。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日常调理
若因久坐或轻度外伤导致尾椎疼痛,需避免久坐久站,坐位时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并注意调整坐姿,避免尾椎直接受压。日常可适当进行臀桥、平板支撑等运动,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疼痛可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每日2次。还可通过轻柔按摩尾椎周围肌肉缓解痉挛,配合骨盆牵引改善局部压力。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若存在感染需配合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4、封闭治疗
慢性顽固性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超声引导下向骶尾关节注射利多卡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每周1次,连续2-3次为一疗程。
5、手术治疗
严重尾骨骨折移位、肿瘤或感染性病灶需行尾骨切除术,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卧床休息2-3周,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日常应避免骑车、骑马等压迫尾椎的活动,女性月经期需注意局部保暖。若疼痛放射至下肢或伴随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诊排查椎管占位病变。任何治疗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滥用止痛药物或尝试正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