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通宵熬夜有哪些健康危害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通宵熬夜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常见包括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认知功能下降、消化系统紊乱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长期熬夜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慢性疾病,需引起重视。

1、免疫力下降

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的重要时段。熬夜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减弱,容易反复感冒或感染疾病。研究显示连续熬夜24小时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降低30%。

2、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熬夜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风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熬夜3次以上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1.5倍。

3、认知功能下降

深度睡眠期是记忆巩固的关键阶段。通宵熬夜会阻碍海马体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和工作效率降低。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证实,睡眠剥夺后大脑前额叶皮层活动明显减弱。

4、消化系统紊乱

夜间胃肠蠕动速度会自然减缓,熬夜时进食可能加重胃肠负担。持续熬夜会打乱胃酸分泌节律,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同时影响肝脏解毒功能,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可能引发肥胖或脂肪肝。

5、心理健康问题

睡眠不足会降低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情绪调控能力,使人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连续熬夜可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偏高,这种压力激素的异常分泌可能诱发情绪障碍,临床统计显示长期熬夜人群抑郁症患病率较常人高2-3倍。

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连续熬夜。若因工作必须夜间活动,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白天安排30分钟午休。长期存在失眠或睡眠障碍者,应及时到睡眠医学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专业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