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肩周炎的穴位方法主要包括针刺或按揉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穴位。具体操作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盲目操作。
1、肩髃穴
该穴位位于肩部三角肌上缘中点,当手臂外展时出现的凹陷处。针刺或按揉此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肩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症状,常作为治疗肩周炎的主穴之一。
2、肩髎穴
位于肩峰后下方,肩关节外展时呈现的凹陷中。通过刺激此穴位可调节手少阳三焦经,改善肩部后侧疼痛和上举困难,常与肩髃穴配合使用增强疗效。
3、肩贞穴
处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位置。此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对肩胛区疼痛和肩关节旋转障碍有改善作用,可通过艾灸或点按方式刺激。
4、天宗穴
位于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深层有冈下肌和神经分布。按揉此穴能松解肩背部肌肉紧张,缓解肩周炎伴随的放射性背痛,常配合肩部其他穴位联合使用。
5、曲池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远端取穴可疏通上肢气血,对肩臂牵涉痛和活动不利有调节作用。
进行穴位治疗时需注意局部消毒,避免感染。急性期疼痛剧烈者不宜过度刺激穴位,伴有骨质疏松或出血倾向者慎用针刺疗法。建议患者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系统治疗,可配合热敷、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