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发热时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发热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适当休息、药物降温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方法需根据体温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

1、物理降温

当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或使用退热贴。婴幼儿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冰袋冷敷应包裹毛巾,每次不超过20分钟。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增加隐性失水,建议每小时饮用200-300ml温水,可交替饮用淡盐水、椰子水或稀释果汁。儿童可选择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高糖饮料。

3、适当休息

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50%-60%。选择透气棉质衣物,每4小时更换一次被汗浸湿的寝具。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药物降温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成人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儿童适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给药间隔需遵循说明书,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72小时未退,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患者体温超过38℃需紧急处理。

护理期间应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曲线。物理降温后30分钟需复测体温,药物降温需观察1小时效果。所有退热药物使用不应超过3天,症状未缓解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心率和血压监测,避免脱水导致循环衰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