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若存在高危性行为或血液接触史,同时出现典型症状和实验室阳性结果,通常可明确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患者近期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或与梅毒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包括血液传播或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医护人员接触梅毒患者血液或体液时未采取防护措施也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2、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二期梅毒可见全身性梅毒疹、扁平湿疣及黏膜损害。三期梅毒会出现树胶样肿、心血管梅毒或神经梅毒。部分患者可能处于无症状的潜伏期,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
3、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分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脑脊液检查适用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蛋白含量增高。
若存在感染风险或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诊断过程中需结合多维度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判。确诊后应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通知性伴侣接受检测,治疗期间需禁止性接触并定期复查血清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