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肠子的总长度一般在5~7米之间,具体包括小肠和大肠两个主要部分。小肠长度约4~6米,大肠长度约1.5米,但存在个体差异。肠道的实际长度与身高、年龄等因素相关,医学测量通常在离体状态下进行。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长约25~30厘米,呈C形环绕胰腺头部。空肠约占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二,管径较粗且血供丰富。回肠末端连接盲肠处有回盲瓣,能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肠壁的环形皱襞和绒毛结构显著增加了吸收面积。
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升结肠长约15厘米,横结肠可达45厘米,降结肠约25厘米,乙状结肠呈S形弯曲。直肠长度约12~15厘米,末端通过肛管与体外相通。肠壁肌肉的节律性收缩推动内容物向远端移动。
肠道长度在活体状态下因平滑肌张力会有所缩短,尸检测量值通常长于临床影像学测量。新生儿肠道长度约为身长的8倍,成年人约是身高的4倍。临床诊疗中更关注肠道功能而非绝对长度,若出现腹痛、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或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