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抗体检测中的IgM和IgG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IgM是初次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而IgG是再次免疫应答中持续存在的抗体,两者联合检测可辅助判断感染阶段及免疫状态。
1、IgM抗体
IgM抗体是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最先产生的免疫球蛋白,通常在感染后5~7天开始升高,持续时间为数周至数月。由于分子量较大,IgM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不易透过胎盘屏障。其水平升高提示近期感染或处于急性感染期,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IgG抗体
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产生,一般在感染后10~14天逐渐升高,可在体内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作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IgG能够通过胎盘为新生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IgG阳性通常表示既往感染、恢复期或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记忆,对评估长期免疫保护力有参考价值。
3、联合检测意义
IgM和IgG同时检测有助于区分感染时期。若IgM阳性而IgG阴性,多提示早期感染;若IgG阳性而IgM阴性,多为既往感染或恢复期;两者均阳性可能处于感染中期。但需注意类风湿因子、交叉反应等因素可能造成假阳性,需结合核酸扩增检测等结果综合分析。
当检测结果提示抗体阳性时,建议及时携带报告至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由医生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疫苗接种者,抗体检测结果解读需特别注意接种时间与抗体产生规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