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可通过抗结核治疗、胸腔穿刺、激素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方案,建议尽早就医并遵医嘱规范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的核心,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异烟肼可杀灭细胞内外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对繁殖期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吡嗪酰胺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通常需要6-9个月疗程,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胸腔穿刺抽液
对于中等量以上积液,需行胸腔穿刺引流,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抽液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减少胸膜增厚风险,同时留取胸水进行生化、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反复积液者可能需要留置引流管。
3、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充分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每日30-40mg分次口服,疗程4-6周。激素能减轻胸膜炎症反应,促进积液吸收,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4、支持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支持。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可输注人血白蛋白,存在贫血时需补充铁剂。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胸廓畸形。
5、手术治疗
当形成包裹性积液、胸膜增厚显著影响呼吸功能,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时,需行胸膜剥脱术或胸膜纤维板切除术。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至规定疗程。
治疗期间需每月复查胸片或胸部CT评估疗效,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结核产生。若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患者需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