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内肿瘤应如何诊断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内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多种方法,以明确病变性质和分期。

1、内镜检查

肠镜是诊断肠内肿瘤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异常变化,如息肉、溃疡或肿块,并可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取样。对于可疑病灶,还可通过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2、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超声内镜则能更精确评估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对分期有重要价值。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等慢性失血表现,便隐血试验有助于筛查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检查可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4、病理学检查

通过内镜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的组织标本,经病理科医师显微镜下观察,可明确肿瘤的良恶性、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还能确定分子标记物表达情况。

5、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CEA、CA19-9等指标虽非特异性诊断依据,但可作为辅助指标用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部分遗传性肠癌患者还需进行基因检测。

若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消化科或普外科。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宜的组合检查,必要时需重复检查或多学科会诊。确诊后应遵医嘱完善全身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