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禁忌症主要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急性炎症期、妊娠期以及药物过敏史等。这些情况可能增加手术风险或导致并发症,需在术前充分评估。
1、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患者,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拔牙后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此类患者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待凝血功能改善后再评估手术可行性。
2、心血管疾病
严重高血压(未控制时血压大于180/110mmHg)、近期心肌梗死(6个月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患者,拔牙操作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这类患者需要先稳定基础疾病,术中需进行心电监护并备好急救措施。
3、急性炎症期
如智齿冠周炎急性发作、颌面部蜂窝织炎期间,局部组织充血肿胀,麻醉效果差且感染易扩散。应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拔牙,通常需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妊娠期
妊娠前三个月易诱发流产,后三个月可能引发早产。若非紧急情况,建议选择妊娠4-6个月相对安全期进行,且需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操作时需采取左侧卧位并缩短治疗时间。
5、药物过敏史
对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抗生素等有严重过敏反应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进行药物皮试或选择替代药物。
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应主动向口腔医生详细说明病史和用药史。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联合相关科室会诊。对于暂不宜拔牙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控制病情,待条件允许时再行手术,以最大限度保障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