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通常可按摩太冲穴、曲池穴、涌泉穴等穴位辅助缓解症状,此类穴位按摩可通过调节气血、平肝潜阳等方式发挥辅助降压作用。
1、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日常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该穴位,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中医认为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按摩该穴位可疏肝理气、调节气血,有助于缓解因肝阳上亢引起的血压升高。
2、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穴位,每次持续5分钟,每日2次。该穴位属手阳明大肠经,适当刺激可起到清热降压、调和气血的效果,对高血压伴随头痛、眩晕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凹陷处。可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按该穴位,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睡前操作1次。中医认为涌泉穴是肾经起点,按摩可滋阴降火、引火归元,有助于调节肾阴不足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需注意穴位按摩仅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穴位按摩,并配合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干预。若血压控制不佳或出现头晕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