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和鸡内金作为中药材,通常具有消食导滞、活血散瘀、健胃消食、涩精止遗以及通淋化石等功效与作用。两者常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1、消食导滞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能促进胃酸分泌,加速食物分解,尤其擅长消肉食积滞。鸡内金为鸡的砂囊内壁,含消化酶,可增强胃肠蠕动,两者合用可改善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2、活血散瘀
山楂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行气散瘀作用,中医常用于缓解血瘀型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但需配伍其他活血药材使用。
3、健胃消食
鸡内金性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能健脾开胃,对于小儿疳积、食欲不振等脾虚夹积证候,常与白术、山药等健脾药同用。
4、涩精止遗
鸡内金具固精缩尿功效,可改善遗精、遗尿等症状,常与芡实、龙骨等收敛固涩药配伍,适用于肾气不固引起的相关病症。
5、通淋化石
鸡内金能化坚消石,现代研究显示其可调节尿液酸碱度,临床常与金钱草、海金沙等配伍,用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的辅助治疗。
需注意山楂孕妇慎用,胃酸过多者不宜单独服用。鸡内金使用前需炮制,生用多消食,炒用增健脾功效。两者均需辨证使用,结石类疾病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综合治疗,不可盲目依赖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