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脐尿管癌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脐尿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脐尿管残余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膀胱顶部至脐部之间的脐尿管区域。该疾病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不足1%,临床较为少见,可能与脐尿管上皮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或先天发育异常有关。

1、发病机制

脐尿管是胚胎时期连接膀胱与脐的管道,通常在出生后闭锁退化。若残余组织发生恶变,可形成脐尿管癌。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约占90%,鳞癌及未分化癌较少见。肿瘤常向膀胱腔内或腹壁方向浸润生长。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脐周可触及质硬肿块、血尿(68%)、脐部分泌物(25%)、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黏液尿,这是腺癌分泌黏液的特征性表现。晚期病例可能出现盆腔疼痛、肠梗阻等转移症状。

3、诊断方法

增强CT或MRI可显示膀胱顶部与脐之间的肿块,常伴有钙化灶。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顶部隆起性病变,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需注意与膀胱原发肿瘤、脐部转移癌鉴别,免疫组化检查CK7、CK20、CDX2等标记物有助于鉴别诊断。

4、治疗手段

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脐尿管全切除术、部分膀胱切除及脐部切除,必要时需清扫盆腔淋巴结。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可采用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但总体化疗敏感性较低。放疗多用于姑息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

5、预后情况

整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35%-50%。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局限性疾病(T1-T2期)5年生存率可达70%,而侵犯周围器官(T3-T4期)则降至25%。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年内,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肝和骨。

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建议出现持续性脐部分泌物、反复血尿或腹部包块时,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确诊后应尽早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需每3个月进行膀胱镜、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监测,至少持续2年。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