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或药物流产过程中,通常孕囊会先排出体外,随后蜕膜组织逐渐脱落。这一过程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孕囊是妊娠早期包裹胚胎的结构,包含羊膜、囊胚液和胚胎组织。当妊娠终止时,由于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孕囊通常会最先从宫腔剥离并排出。此时可观察到完整的囊状物,直径约1~3厘米,表面光滑且有绒毛结构。孕囊排出后,子宫仍会持续收缩促进宫腔内容物排出。
蜕膜组织作为增厚的子宫内膜,承担着为胚胎提供营养支持的作用。在孕囊排出后,残留的蜕膜细胞会逐渐坏死、崩解,伴随阴道出血形成膜状或碎片样组织排出。此过程可持续1~2周,排出物多呈暗红色或棕褐色,质地较脆。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内膜线逐渐清晰,宫腔内异常回声减少。
若流产后出现持续出血超过两周、腹痛加剧或发热等情况,可能存在蜕膜残留或感染风险。建议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明确宫腔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促进子宫收缩药物,或通过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流产后1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及盆浴,保持外阴清洁,定期复查血HCG水平直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