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位于人体骨盆的底部,呈封闭的吊索状结构,主要起到支撑盆腔器官的作用。其位置在会阴深部,连接耻骨、坐骨和尾骨,是维持盆腔脏器正常位置的重要肌群。
盆底肌主要由肛提肌、耻骨直肠肌、尾骨肌等肌群构成,上方紧邻膀胱、子宫(女性)和直肠,下方与会阴部皮肤相邻。这一肌群通过收缩与放松参与排尿、排便控制,在女性分娩时还能协助胎儿娩出。盆底肌的完整性对维持尿道、阴道及直肠的闭合功能至关重要,损伤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
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进行盆底肌锻炼,尤其产后女性更需重视。若出现漏尿、下腹坠胀感或排便控制异常,应及时到妇科或泌尿外科就诊评估。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期负重、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有助于保护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