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皮肤损伤、神经损伤以及相关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斑块、麻木、肌肉无力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肢体畸形或残疾。
1、皮肤损伤
麻风病早期常见皮肤出现红斑、浅色斑或结节,部分区域可能出现边界不清的斑块。这些皮损通常伴随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触摸时温度感知能力下降。
2、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受累会导致神经粗大和功能障碍,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或烧灼感。尺神经、腓总神经等浅表神经可能增粗变硬,触诊时可触及条索状结构。
3、肌肉萎缩
长期神经损伤可引起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形成特征性的爪形手。足部肌肉萎缩可能导致足下垂,严重影响行走功能。
4、眼部症状
面部神经受累可能引起眼睑闭合不全,导致角膜干燥和溃疡。部分患者会出现眉毛脱落、结膜炎等眼部改变,严重时可致失明。
5、畸形残疾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鼻梁塌陷、手指缩短等毁容性改变。足底溃疡反复发作可能引发骨吸收,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肢体残缺。
若出现皮肤异常麻木或不明原因的神经粗大,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预防残疾发生。确诊患者需坚持全程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