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是中医病证名,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为主要表现,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等疾病。其发病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胸痹的发生多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痹阻心脉,心阳不振,心脉失养,从而引发胸痛。现代医学中,胸痹对应的冠心病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典型症状包括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突发胸闷、胸痛,可放射至左肩及背部,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若胸痛持续不缓解,可能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就医。
患者一旦出现胸痹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可采用中药汤剂如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活血化瘀、通阳宣痹,配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西药改善心肌供血。日常需避免过劳、情绪波动,饮食宜低脂低盐,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若胸痛剧烈或持续超过1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