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细菌感染发烧怎么办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需要根据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采取抗生素治疗、退热处理、日常护理、补液治疗以及住院治疗等方法。具体措施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的核心治疗是使用敏感抗生素。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类型选择药物,例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治疗前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保用药精准性,需严格遵循疗程规范使用。

2、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物理降温可同步进行,包括温水擦浴、减少衣被等,但需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3、日常护理

保持每日2000-2500毫升饮水量,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流质饮食。建议卧床休息并保持室内通风,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寒战或出汗应及时更换衣物。

4、补液治疗

持续高热或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轻度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散(Ⅲ)补充,重度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液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尤其注意儿童脱水体征。

5、住院治疗

当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障碍、感染性休克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住院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并行血培养等深度检查。

出现细菌感染性发热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治疗期间需完成规定疗程的抗生素使用,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治疗3天后若体温无下降趋势,应复诊调整用药方案,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