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胆囊息肉是指胆囊黏膜上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隆起性病变,属于胆囊息肉的一种类型。此类息肉多为良性,但存在一定恶变风险,需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观察或治疗。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形成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胆囊炎症刺激及遗传因素有关。长期高胆固醇饮食或肥胖患者,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升高易沉积于胆囊壁,逐渐形成胆固醇性息肉。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导致黏膜增生,诱发炎性息肉。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或家族史,也可能增加发病概率。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等不适,若合并胆囊结石或感染,可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症状。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能够清晰显示息肉数量、大小及基底情况,必要时需结合CT或磁共振进一步评估。
建议确诊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患者每6-12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观察息肉生长情况。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若息肉直径超过1cm、基底宽大、增长迅速或伴有胆囊壁增厚,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医生可能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癌变。切勿盲目服用溶石药物或偏方,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