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胎心监护如何正确操作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胎心监护的正确操作主要包括准备工作、监护时间、仪器使用、位置选择和结果解读等步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进行胎心监护能有效评估胎儿宫内状态,是产前检查的重要环节。

1、准备工作

孕妇需保持平静状态,排空膀胱后采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暴露腹部皮肤。监护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孕周需满32周以上,此时胎心监护结果更具临床意义。

2、监护时间

常规监护时间为20-40分钟,需包含胎动时段。对于高危孕妇或胎动异常者,可延长至60分钟。建议选择胎动较活跃的时间段,通常上午9-11点或晚上7-9点较适宜。

3、仪器使用

将医用超声多普勒仪的胎心探头涂抹耦合剂后,通过滑动寻找胎心最清晰位置。宫缩探头应放置于宫底位置,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注意调节仪器参数,胎心率正常范围应设为110-160次/分。

4、位置选择

胎心音听诊部位与胎位相关,头位通常在脐下两侧,臀位多在脐上两侧。操作时应系统地从耻骨联合向宫底方向逐步移动探头,听到类似马蹄声的规律心跳即为胎心音,需与孕妇动脉搏动声鉴别。

5、结果解读

正常胎心监护需满足基线率正常、变异度6-25次/分、存在加速反应。若出现基线变异消失、反复减速或胎动后无加速等情况,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可能,需立即进行进一步评估。

进行胎心监护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若居家使用胎心仪发现胎心率持续低于11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或自觉胎动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建议孕妇定期产检,遵医嘱规范进行胎心监护,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