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精神创伤是什么

胡茂荣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精神创伤通常指个体经历重大心理压力或伤害事件后,产生的持续性心理或情感障碍,常见于暴力、灾难、失去亲人等经历。其表现可能包括情绪波动、回避行为以及认知功能改变。

1、心理伤害

精神创伤的核心是心理层面受到的冲击,例如遭遇重大事故或虐待等。这类事件会直接破坏个体的安全感,导致大脑应激反应系统过度激活,长期可能改变神经递质分泌和脑区功能,形成创伤记忆的异常固化。

2、长期影响

未及时干预的创伤可能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反复闪回创伤场景、持续性的警觉状态。研究显示约20%-30%的创伤经历者会出现慢性症状,伴随睡眠障碍、人际关系退缩等社会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能并发抑郁或焦虑障碍。

3、情绪反应

创伤引发的情绪异常具有多样性,包括恐惧、麻木、易怒等多种形式。这种情绪紊乱源于边缘系统与额叶皮层的功能失调,患者常出现情感调节能力下降,对日常刺激产生过度反应或情感隔离现象。

出现精神创伤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师的专业评估。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再处理等心理干预手段,配合规律作息和社交支持,多数患者可获得症状改善。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治疗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