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穿孔通常需禁食和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以及术后护理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该病起病急骤且病情危重,需积极干预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1、禁食和胃肠减压
穿孔发生后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此措施可减少胃液、胆汁等消化液进入腹腔,缓解腹膜刺激症状,同时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2、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控制腹腔感染,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疼痛剧烈时可酌情使用盐酸哌替啶等镇痛药物,但需在医生严密监护下使用。
3、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患者应尽快进行剖腹探查术,根据穿孔大小选择单纯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增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根据患者全身状况评估手术方案。
4、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需通过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求,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帮助修复消化道黏膜。
5、术后护理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下肢运动,预防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出现剧烈腹痛伴板状腹等表现时,应立即禁食并前往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腹部CT评估愈合情况。注意饮食调理,康复期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