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灸哪个部位能退烧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退烧通常可以选择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以及十宣穴等部位。这些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体温,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

1、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于督脉要穴。针灸大椎可疏通阳经气血,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研究表明刺激该穴位能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进散热机制。

2、曲池穴

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的凹陷处,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针灸此穴可疏风解表,对风热型发热效果显著。临床观察显示能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等致热因子水平。

3、合谷穴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的凹陷处,是重要的清热要穴。针灸该穴位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对感染性发热和功能性低热均有改善作用。

4、外关穴

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处,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位擅长疏解少阳经郁热,对往来寒热、疟疾等病症引发的体温异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5、十宣穴

位于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处。采用点刺放血疗法,通过泄热开窍降低体温,适用于40℃以上的急症高热,但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进行针灸退烧治疗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有意识改变,需及时配合药物降温。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择针灸疗法,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