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根据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度,主要依据痔核脱出情况及能否自行回纳进行划分。具体分级有助于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也可通过分级初步了解病情进展。
1、Ⅰ度痔
排便时出现鲜红色血液,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核未脱出肛门。此阶段多表现为无痛性出血,常因大便干燥或摩擦导致黏膜破损,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排便通畅缓解。
2、Ⅱ度痔
便血伴随痔核脱出,便后脱出物可自行缩回肛门。脱出多发生在排便用力时,日常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但尚未形成持续性脱垂,需注意避免久蹲、久坐等加重因素。
3、Ⅲ度痔
痔核脱出后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辅助推回。此阶段常伴有肛门疼痛、瘙痒及黏液分泌,脱出物在行走或咳嗽时易再次突出,存在发生嵌顿的风险。
4、Ⅳ度痔
痔核持续脱出肛门外,无法回纳且易发生嵌顿。可能出现剧烈疼痛、血栓形成或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导致局部感染,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并发症。
痔疮患者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久坐久站。若出现持续出血、疼痛或痔核反复脱出,建议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根据病情程度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