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状关节是一种双轴关节,其关节面呈马鞍形,能够实现屈伸、收展及环转运动。人体较为典型的鞍状关节包括拇指腕掌关节,其他可能存在争议的关节需结合具体解剖结构分析。
1、拇指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构成,是人体最典型的鞍状关节。其关节面凹凸相合,形似马鞍,允许拇指完成对掌、外展和内收动作。这种结构使拇指具备精细抓握功能,对手部灵活性至关重要。若该关节受损,可能影响手部功能,需及时就医处理。
2、胸锁关节
胸锁关节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锁切迹构成,部分解剖学观点认为其具有鞍状关节特性。该关节可通过韧带辅助完成耸肩、含胸等复合运动,活动范围可达30度左右。但需注意其关节盘的存在使运动方式更复杂,实际分类仍存学术争议,临床更多视为平面关节。
3、其他潜在关节
有研究指出颞下颌关节可能具有部分鞍状关节特征,其关节窝与髁突形成类似马鞍的凹凸面。但主流解剖学仍将其归类为滑动关节,因其主要进行前后向滑动运动,旋转幅度较小。此类关节结构异常可能导致咀嚼障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鞍状关节的识别需结合关节面形态和运动模式综合判断。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或肿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康复医学科,通过X线、MRI等检查评估关节状况,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活动中应注意保护手部关节,避免过度负重或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