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判断通常需要结合情绪、生理症状、持续时间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并排除其他躯体疾病的影响。若相关症状持续超过两周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
1、情绪症状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伤空虚感,可能伴随焦虑、无助感或过度自责。典型表现包括对原本喜爱的事物失去热情,甚至出现“晨重夜轻”的情绪波动规律。
2、生理症状
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早醒或嗜睡,食欲明显改变导致体重波动,部分患者伴有躯体疼痛、乏力、性欲减退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可能引发心悸、头晕、胃肠功能失调等躯体化症状。
3、持续时间
诊断抑郁发作需核心症状持续存在两周以上,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抑郁状态。短暂的情绪波动或应激反应通常不属于病理性抑郁,但若症状呈进行性加重需警惕。
4、社会功能影响
观察工作学习效率是否下降,人际交往是否变得被动退缩。严重的抑郁症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反复出现的死亡念头或自伤行为。
5、鉴别诊断
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脑部病变等器质性疾病,以及双相情感障碍、适应障碍等精神疾病。临床诊断需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专业评估工具,结合精神科医生的面诊判断。
当出现上述多个维度的症状时,建议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获得显著改善,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病情进展。可通过记录情绪日记帮助医生评估,但最终诊断需由专业医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