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高脂血症是一种同时存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血脂代谢异常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值,常与遗传、不良饮食习惯及代谢性疾病相关,可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该病症的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如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占重要地位,后天因素包括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代谢异常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可继发此类脂质紊乱。患者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但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形成动脉斑块,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诊断需依据空腹血脂检测,当总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时即可确诊。
日常管理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饮食上建议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深海鱼类摄入。运动方面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进行联合治疗。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