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通常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饮食调理及情志调节等综合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以达到平肝潜阳、调和气血的作用。

1、中药治疗

中医常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方剂,通过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改善头晕头痛症状。针对肝阳上亢型患者,可选用石决明、夏枯草等药材;肝肾阴虚型则常用枸杞子、熟地黄等滋补肝肾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

2、针灸治疗

选取太冲、曲池、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艾灸。每周治疗2-3次,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辅助降低血压,对早期高血压效果较显著。

3、推拿治疗

采用头面部穴位按摩配合肢体推拿手法,重点操作风池、太阳穴及肩井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血压平稳。

4、饮食调理

推荐食用芹菜、黑木耳、海带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配合菊花、决明子等代茶饮。每日食盐摄入需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合理搭配枸杞粥、山楂饮等食疗方。

5、情志调节

通过五音疗法、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方式疏导情志。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太极拳练习,配合深呼吸训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焦虑等情志波动引发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监测血压变化。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等急症表现,应立即就医。中药调理需持续3-6个月,配合生活方式改善才能获得稳定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