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栓的使用频率通常为每4~6小时一次,但具体需遵医嘱。该药物属于解热镇痛类栓剂,不同年龄、体重的患者使用次数可能存在差异,一般24小时内不宜超过4次。若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热,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退热栓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发挥退热作用。儿童使用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单次剂量,避免过量引发肝功能损伤。成人使用时需注意与其他含同类成分的感冒药间隔服用,防止药物蓄积。若用药后体温未降至安全范围或伴有皮疹、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停用。
用药期间建议配合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调节室温等。切勿因急于退热而擅自缩短用药间隔,过量使用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具体用药方案应经专业医师评估后制定,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和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