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EBV病毒是什么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4型,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等多种疾病相关。

1、病原学特征

EBV属于γ疱疹病毒亚科,具有双链DNA结构,可长期潜伏在人体B淋巴细胞中。初次感染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感染者可能无症状或表现为发热、咽炎等。

2、传播途径与致病机制

EBV主要通过唾液接触传播,如共用餐具、亲吻等。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感染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潜伏感染或裂解复制两种模式,干扰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或癌变。

3、相关疾病谱

原发性EBV感染常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长期潜伏感染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相关,亦可能诱发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4、实验室检测方法

临床常用嗜异性抗体检测、EBV-DNA定量PCR进行诊断。血清学检测包括VCA-IgM(急性感染标志)、EA-IgG(活动性感染)和EBNA-IgG(既往感染)抗体的联合分析。

5、治疗与预防策略

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重点在于避免唾液接触,高危人群可通过定期EBV-DNA监测和鼻咽镜检查进行早期肿瘤筛查。

EBV感染具有自限性,但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强监测,相关肿瘤高危地区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筛查和鼻咽部影像学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