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主要包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以及髌韧带等结构,共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以下是具体分点说明:
1、前交叉韧带
位于膝关节内部,连接股骨和胫骨,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过度前移。在快速变向、跳跃等运动中容易发生撕裂,损伤后可能出现关节不稳、肿胀等症状。
2、后交叉韧带
与前交叉韧带交叉分布,主要限制胫骨向后滑动。常见于交通事故或剧烈撞击导致的损伤,损伤后可能影响膝关节屈伸活动。
3、内侧副韧带
位于膝关节内侧,连接股骨和胫骨,防止膝关节过度外翻。在运动中遭受外侧冲击时易发生拉伤,可能伴随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
4、外侧副韧带
分布于膝关节外侧,与内侧副韧带协同维持侧方稳定性。损伤概率较低,但严重外力作用下可能出现断裂,导致关节松弛。
5、髌韧带
连接髌骨下端与胫骨结节,是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踢腿、跳跃等动作,过度使用可能引发髌腱炎,表现为髌骨下方疼痛和僵硬。
日常需注意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或突然扭转,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护具。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关节活动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磁共振等检查,明确韧带损伤程度,必要时通过支具固定或手术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