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广基息肉是什么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广基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隆起的一种良性肿瘤性病变,基底较宽且与周围黏膜无明显分界。这类息肉多数为良性,但部分类型存在潜在恶变风险,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胃广基息肉的形成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因素长期刺激有关。其表面通常光滑或呈分叶状,直径常超过1厘米,在内镜下可见宽大的基底附着于胃壁。部分腺瘤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步发展为不典型增生。胃镜检查可清晰观察息肉形态,同时需取活检明确组织学分型。

若发现胃广基息肉,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变化。直径超过2厘米、表面糜烂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应及时在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腌制食物和酒精刺激,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规范进行根除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