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过敏者通常需要避免食用含小麦成分的主食、含隐藏小麦成分的调味品及加工食品,同时需注意交叉污染风险。具体饮食调整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
1、含小麦成分的主食
小麦是制作多种主食的主要原料,例如面包、面条、馒头、饺子皮等均含有小麦蛋白。此类食物可能直接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腹泻或呼吸道症状。部分糕点、饼干、披萨等烘焙食品也需严格避免。
2、含隐藏小麦成分的调味品及加工食品
酱油、豆瓣酱等发酵调味品常含小麦成分。加工食品如香肠、罐头汤、冰淇淋可能添加小麦淀粉作为增稠剂。啤酒、麦芽饮料因含麦芽成分也需谨慎。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需仔细查看配料表,警惕“麸质”“水解小麦蛋白”等标识。
3、注意交叉污染风险
家中烹饪需将小麦制品与其他食材分开存放,避免使用同一砧板或刀具。外出就餐时应提前告知餐厅过敏情况,警惕油炸食品(如薯条)可能与小麥制品共用油锅。部分药物胶囊外壳或化妆品也可能含小麦衍生成分,需特别留意。
小麦过敏者日常可选择大米、藜麦、玉米等替代主食,并优先选择标注“无麸质”的食品。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急用,定期复查过敏原指标。若出现误食后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